固態電池有無可能成為最好的電池技術發展?作者:蘇
![]() 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SAIT)發布了一款全新固態電池原型技術,比傳統鋰離子電池體積小約 50%,能量密度提高到 900Wh/L,能夠讓當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在保持所搭載電池包體積大小不變的情況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提升一倍左右。 固態電池于近年被視為可以繼承鋰離子電池地位的電池。固態鋰電池技術采用鋰、鈉制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取代以往鋰電池的電解液,大大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的2倍),其特點功率密度較低,能量密度較高:是電動汽車高理想電池 。 從Fisker宣稱開發充電1分鐘行駛500公里的固態電池,到寶馬已與SolidPower進行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動車用固態電池,再到豐田又宣稱將在2025年前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代表,固態電池日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引發全球范圍的企業進行提前卡位。 相比于傳統的鋰電池來講,由于固態電解質取代了傳統鋰離子電池中可能燃爆的有機電解液,這樣解決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兩大難題,在相同能量下用固態電解質取代電解液的電池,更薄且體積更小。 固態電池生產商Solid Power首席執行官、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Douglas Campbel表示,固態電池能夠比鋰離子電池存儲能力提升50%。 固態電池可能是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但也許不是最好的?!鄙鲜鲂履茉瓷a企業的技術人員稱,“包括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鋁空氣電池、鎂電池在理念上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最終,要看哪種路線發展更快、更接地氣。”所謂接地氣,就是在商業化的規模和成本方面都能達到完美的平衡點。,但是固態電解質在離子電導率、界面阻抗、耐高壓能力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其實現商業化應用。 資訊來源于互聯網。
|